执行校长郑通涛教授受中国政法大学邀请以“复合型国际行业人才培养研究”为题做主旨演讲

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日期:2021-11-04 14:39:02

       为进一步探索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的新模式,1030日—1031,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跨文化人才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暨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国内外高校专业精英,共同探讨如何适应新时代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发展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等教育事业。

       因受疫情影响,本次研讨会以腾讯会议线上方式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在内的十八所高等院校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在线参会,为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受大会邀请,我校执行校长郑通涛教授以《复合型国际行业人才培养研究》为题,发表大会主旨演讲。

 

他强调,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企业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五通”理念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及具体的要求,民心相通是国际合作的基础,民心相通是保障经济建设成功的重要基础。大量合作的数据表明,国际行业复合型人才短缺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障碍。

 

建议,高校要把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到办学模式中,进行学科调整建设,进行国别化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专门人才,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郑通涛表示,高校可采用"国别化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理念,并通过订单式培养人才,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主要的大项目以及不同国家各自侧重点来建立人才培养方式,甚至可以尝试多国多校园多学位的本科培养模式

郑通涛还指出,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供应链的深度嵌套,数字资源的跨境流动,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中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升级的矛盾和摩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网络基础欠发达,传统安全环境比较复杂。面对破坏力越来越强的网络威胁,亚太空间网络安全此类课程必定会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国家的大力欢迎。线上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反响热烈。

本次研讨会立足一线教学,聚焦学术前沿,秉承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认真总结一线国际教学经验,积极反思当下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三教”问题,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资源,凝练学科特色,打造教学团队,推出特色课程,追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凝聚专家智慧,为跨文化人才培养提供理论资源,携手共建新时代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据悉,本次大会得到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语言学心得等公众号的关注转载,总计阅读量超过3250次。在线参会的业内师生近1000人次。